德國制造
新的一年 · 從白色開始
真正的好東西,不僅可以促進自己的成長,也能培養人的好品味,是自我投資。
當你隨意走進一個空間
無論是家里
還是餐廳、醫院、學校、會所
你會發現墻大多都會刷成白的!
(一些具有特定裝修風格的空間除外)
為什么——墻都是白色的呢?
像是牛頓被蘋果砸到一樣
你是不是也很好奇?
事實上,
如果我們穿越到100年前
你想要看見一面白墻都是奇事
那時候的墻就連淺色調的都找不到
那個時期的墻壁都是流行的暗沉色調
我們稱之為——維多利亞風格。
維多利亞風格裝修
花色暗沉的壁紙
棕黑色的家具
難免顯得沉悶
于是,一位女士的“白墻革命”悄然展開
雖然她已去世超過了半個世紀(1865—1950)
但是她今天仍是設計人心目中
所崇敬的室內裝飾第一夫人
突破了維多利亞風格的局限性
她就是艾爾西· 德· 沃爾夫
曾是百老匯的一名業余演員
因為她的品位高雅
而被允許穿她自己挑選的衣服
艾爾西
她還是許多新時尚的首創者
是第一個使用名片向潛在的客戶介紹自己的設計師
是第一個戴白色短手套的人(遠在邁克·杰克遜之前)
是第一個將頭發染色的人
作為時尚女士
她還創造了一種叫“粉紅女郎”的雞尾酒
她從未停止過旅行,她也從未厭倦過生活
艾爾西在室內裝飾的輝煌生涯源于
她對自己的住房進行改造之后
從此聲名鵲起接單到手軟
隨之而來的是不間斷的邀請。
1903年,她辭去演員工作,
全心投入到室內裝飾設計行業。
但是她仍然保持著對美的敏感
一生都在以她充滿活力的熱情
孜孜不倦地教導著中上階層家庭裝飾中
如何避免毫無意義的奢侈浪費
大力提倡簡潔與低調
艾爾西作品
她的作品風格簡潔明快
墻壁都為白色
品位獨特沒有繁冗的裝飾品
她討厭陰暗的顏色
認為自己是樂天開朗和白漆的信徒
倡導扯下厚重窗簾
撕掉陰暗壁紙
掃除凌亂雜物
保持室內的簡約感
將維多利亞時代的陰沉黯淡掃地出門
右邊圖片是經過艾爾西“重整”的住所,明顯簡潔得多
她留下一句經典名言:
“請把那些沒用而又丑陋的東西扔出你的房間”
成為指導家庭裝飾的金科玉律
她堅信,再糟糕的房子
也有辦法改頭換面,有模有樣
對于格局偏小的公寓
裝潢就要講究適宜、簡潔和比例
她主張裝飾品寧缺毋濫
也不要掛“又大又恐怖的畫”
她建議千萬別用笨重的大家具
住的地方,一定要可以伸手伸腳,自在呼吸!
留大片、大片“莊重”的白墻最好
的確白色的房間
像一月份剛剛倒下的雪一樣純潔,
它們盛情重現了過去的一些年份。
同時又看起來像一個新的開始:
輕,通風和干凈......
這很奇妙
色彩心理學家說
白色就是這樣純潔、樸素、神圣
代表著色彩世界的陽極
但從白色色彩意象來說
會帶給別人寒冷
嚴峻的感覺
甚至你一定會覺得特別單調
相反,白色模糊了空間三維的界定
就像一張白紙
可以自由揮灑心情
用素描般講究肌理的方式描繪出
別具一格的畫面
展示著主人的不凡品位
瞧!粉紅色調俏皮毛毯
嬌嫩的花朵和玻璃元素
凝結了所有理想之家的美好
白色的漆表面看起來
就是這么現代和優雅
搭配上高科技的大理石材料
和楚楚動人的干臘梅
新鮮的水藍色床單
和未經處理的木質外觀
讓空間顯得如此通風舒適
整體色調看起來特別自然
加上柔軟的大象灰沙發
這天鵝絨般的純天然材料
不管是摸起來還是看起來真的很舒服
這白色與灰褐色調的融合
讓人如此安定放松
在現代的設計中
最受歡迎的還是
白色加入原木的搭配
不落俗套又相得益彰
置身其中
不僅是一種視覺享受
還能盡情詮釋你的家居品位
也許不難在一個家庭中
找到一張白色的椅子
或者黑色的書架
但你會發現他們被用得
小心翼翼淺嘗輒止
其實黑與白是最經典的色彩搭配
就好比鋼琴上的黑白琴鍵
相互襯托彈奏出了靈動的變奏曲
無論是時尚秀場
還是搬進家居世界
黑白的完美搭配永遠主流
再由溫暖的木質和棕色進行“調解”
讓黑白對比色之間軟化
勾勒出一抹精致和個性的韻味
這樣的房間看起來雖然完全是白色的
但從來沒有單調,非常有趣
所以,如果一切對你來說變得太多了
那就再涂一次白色
給自己一個全新的開始!
將渴望據為己有
把心動帶回家
在2018年
請擁抱這樣的喜悅